环状rna的研究意义

背景

       环状rna(circrna)是区别于传统线性rna的一类新型rna,具有闭合环状结构,大量存在于真核转录组中。大部分的环状rna是由外显子序列构成,在不同的物种中具有保守性,同时存在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异性。由于环状rna对核酸酶不敏感,所以比线性rna更为稳定,这使得环状rna在作为新型临床诊断标记物的开发应用上具有明显优势。此外,近期研究显示,环状rna在不同物种中起到mirna海绵的作用,称之为竞争性內源rna(cerna),能竞争性结合mirna,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。这说明:环状rna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疾病相关的mirna在疾病调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图释:circ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形成


circrna特征

circrna没有“尾巴”

       常规存在于线性rna分子中的3’和5’端在环状rna中被连接形成了闭合环状结构(图1)。而经典的rna检测方法只能分离具有polya“尾巴”结构的rna分子,所以环转rna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被忽略了。

circrna不翻译

       虽然很多circrna是由蛋白编码基因产生,但是还没有结果显示circrna在细胞中编码蛋白。环状rna也因此被定义为一类新型非编码rna.

circrna的细胞定位和稳定性

       大部分环状rna在细胞浆中富集,其丰度有时甚至比相应的线性mrna高10余倍,这可能是由于环状rna比线性rna更稳定造成的。核酸酶往往通过识别线性rna分子末端发挥作用,环状rna是一个闭合结构,因此对核酸酶具有高耐受性。


circ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(cerna)

       环状rna在细胞质中富集,同时与对应的线性rna具有相同的转录序列,说明环状rna很有可能是通过影响mirna的结合来行使功能。近来发现的一个环状rna-cdr1as (也称为cirs-7) ,在其序列上有超过60个保守的mir-7结合位点,因此起到有效的mir-7海绵作用,能够影响mir-7靶标基因活性。在斑马鱼实验中,该环状rna的表达能够损害中脑发育,与敲除mir-7效果一致。此外,sry 也被证实起到mir-138的海绵作用。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,研究者们在哺乳动物转录组中发现了数以千计的环状rna,说明环状rna很有可能就是一类新的调控型內源竞争性rna(cerna)。更为重要的是,由于环状rna的高表达和稳定特性,它在与其它的线性內源竞争性rna共同作用过程中能够显示异常突出的cerna活性。

       除了cerna活性,环状rna也有可能与rna结合蛋白rbps结合,或与其它rna碱基互补结合甚至结合rna的翻译蛋白,从而影响基因的正常功能。

图释:cirs-7 的mir-7海绵作用


circrna与疾病

       近来研究开始关注于circrna可能在疾病病理方面起到的作用。例如,环状anril(canril)是长链非编码rna anril的环状拼接形式,其在人类细胞中的表达与该位点上几个可能影响anril拼接的snp有关,能调节ink4/arf的水平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。这项研究充分证明circrna与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,并能很好地作为疾病新型生物标记。

       此外,更多的证据显示,环状rna在mirna水平的微调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通过竞争结合mirna来调控基因的表达。而与疾病关联mirna的相互作用则说明环状rna能够参与疾病调节。例如,环状rna cirs-7在人脑组织中丰富表达,与脑特异性microrna mir-7相互作用;而cirs-7含有多个串联的mir-7结合位点,因此可以作为内源性的mirna海绵,抑制mir-7活性。考虑到mir-7是各种不同癌症相关通路的重要调节因子,同时也因能直接调节a-突触核蛋白和泛素蛋白连接酶a(ube2a)的表达而可能与帕金森和阿兹海默疾病的发生相关,所以cirs-7也很有可能作为神经性系统疾病和癌症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。


参考文献

1. jeck, w. r., j. a. sorrentino, et al. (2013). "circular rnas are abundant, conserved, and associated with alu repeats." rna 19(2): 141-157.

2. ledford, h. (2013). "circular rnas throw genetics for a loop." nature 494(7438): 415.

3. perkel, j. m. (2013). "assume nothing: the tale of circular rna." biotechniques 55(2): 55-57.

4. salmena, l., l. poliseno, et al. "a cerna hypothesis: the rosetta stone of a hidden rna language?" cell 146(3): 353-358.

5. wilusz, j. e. and p. a. sharp (2013). "molecular biology. a circuitous route to noncoding rna." science 340(6131): 440-441.